由榮寶齋主辦、北京榮寶拍賣承辦的“揚仁雅集·名家成扇作品展”將于 8月14日在榮寶齋舉行。此次展覽可謂遴選精心,將展出近現代名家成扇作品80余件,當代名家成扇作品60余件佳作,系統地呈現出藝術家們的創作面貌與風格。此外,還將結集出版展覽畫冊,借此與廣大藝術愛好者一同甄賞藝術大師的繪畫之路,為大家提供品評、研究的學習契機。
百年仁風,榮寶再揚
文 | 王子琪
文人結習,多愛書畫,好之酷者,不忍或離,故米襄陽書畫一船,趙子固卷軸盈筷,蓋陶寫性靈,非此不樂也。然則詩扇,茍稱書畫刻三絕,隨時把玩,隨地展讀,煙云供養,墨妙怡情,豈不便于軸冊,宜乎挽近好是者之多矣。—— 白文貴
小小一柄扇,集書畫刻三絕于一身,千百年來承載著中國文人對書畫之喜愛,以致于愛不釋手,隨時攜帶,搖曳間展現的是源遠流長的風雅精神。百年之前,中國藝術界萬象更新,不僅大師輩出,而且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的品牌展覽。始創于20世紀20年代的“揚仁雅集”,即“揚仁雅集時賢書畫扇面展覽會”,1924年至1937年間,二十余場雅集風靡京城,成一時傳奇。[1]
齊白石、邢端
紅櫻桃、楷書《雪橋詩話》
19.5×54cm
揚仁雅集是扇面藝術為主的展覽會。啟功先生說過[2],“揚仁雅集”,是取《世說新語》中談扇子“奉揚仁風”[3]的典故。意指頌揚仁政德政之意。而創辦人則為清宗室子弟溥堯臣,后其子金丹樨秉承父業。
齊白石、馮恕
蘿卜竹筍、行書七言詩
19.5×55cm
根據民國報刊和中山公園檔案記載,揚仁雅集多集中在每年5、6、7三個月,每次展期9天左右,展覽地點為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內,展覽場地包括董事會餐堂、碧紗舫和春明館三處,1926年曾在北海公園舉辦過一次[4]。所展內容以扇面為主,兼具精刻扇股,間或 “附有延光室所拍照之歷代珍秘書畫”,雅集規模盛大,鼎盛時期,1928年僅扇面作品一類達3000余件[5],1930年和1931年也達2000余件。百年之前的北京,藝術公開展示的還是新生事物,歷時十余年且有規模如此之大的民間自籌式的展覽不僅是創舉,更是盛舉。又以書畫扇面為展覽主題,作為中國特色品牌大展當之無愧。
齊白石、羅復堪
蘭花、行書
19×54cm
扇,又稱為箑,其功用不外招風取涼,拂塵去灰,引火加熱,驅趕蟲蟻。最早的扇子用棕櫚葉、羽毛制成,后來出現了竹篾蒲草。傳說三皇五帝時就有扇了,而考古證據則最早追溯到春秋。扇面是為俗稱,舊稱扇葉,扇頁,雅稱箑頭。而追及書畫扇面之濫觴,畫于扇或可查“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6]以為記,書于扇,則有“羲之書扇”的傳說。
于非闇、謝遠涵
富貴白頭、行書臨近作五章
19.5×53cm
論扇,1926年胡佩衡所著《畫箑叢談》和1938年白文貴所著《蕉窗畫扇》言簡意賅、文風優美、面面俱到,值得一讀。前者可能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部以扇畫為主題的專著,全書40頁,正文不過20頁,介紹了從扇史到扇畫技法以及收藏保存的各個方面?!懂嫻€叢談》民國時期曾印至五印。1949年后沒有再版,目前可查于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后者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已經再版,其中隨錄民國時期善畫扇者眾多。此外沈從文先生的《扇子史話》更注重考古佐證。故宮《煙云寶笈》藏元明名人書畫折扇三百柄,為實物精品。此幾種資料相互借鑒,相得益彰,可對中國扇歷史、扇文化有一定理解。而在胡佩衡和白文貴先生論扇的著作中皆提到揚仁雅集。“故友溥堯臣勛,于甲子之歲(1924年),創設‘揚仁時賢雅集書畫扇面會’,首次展覽于稷園,海內名家皆有出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在藝術界放一異彩”,“近有人創辦揚仁雅集扇會,每年征集各省書畫扇面,公開展覽而觀者云集。此固為雅人之深致,而扇面書畫為社會所重視, 抑亦明矣!”
王雪濤
風荷圖、行書新羅山人句
18×50cm
發展至民國時期,最常見的書畫扇面可分為平扇(即柄扇,固定的扇面下加一柄)和折扇(古名聚頭扇,又稱為聚骨扇)兩大類別。平扇之中,紈扇一類絲織物為主扇面書畫藝術在六朝時已經盛行,宋元之際達到頂峰。而折扇一類紙張為主的扇面書畫藝術勃于明清。紈扇之中又以“裁做合歡扇,團圓似明月”的圓形團扇最為時行,折扇紙扇面則以泥金[7]扇面為尚。北宋尚書畫,設置翰林書畫院,將畫學納入科舉考試。兩宋宮廷扇畫藝術也是書畫紈扇藝術最輝煌燦爛的時刻。而折扇其實是舶來品,仿蝙蝠之翼,或從高麗、日本傳入,初稱倭扇,為士大夫所不喜。名陸深《春風堂隨筆》記:“元初,東南夷使者持聚頭扇,當世譏笑之”。一直到宋元之際,紈扇都是主流,折扇只是仆從拿著,還不是文人雅士染翰揮毫的對象。[8]后明永樂間,朱棣喜其卷舒之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中蜀吳兩地所產折扇為佳,而吳門尤善畫扇面。明文震亨《長物志》記載姑蘇最重書畫扇“素白金面,購求名筆圖寫,佳者價絕高……,紙敞墨渝,不堪懷袖,別裝卷冊以供玩,相沿既久,習以成風”。從此以后,顯貴名流繪扇,乃至成為今天獨具一格的一種書畫形式。而折扇扇面造型特殊,凹凸不平,尤為考驗行筆構圖。白文貴論及書畫扇面藝術,講究其構圖、布局、色彩、線條、形象各個部分需和諧統一,以表達精神、氣韻、造詣、趣味及意境,進一步體味畫家之風格與思想。
齊白石、邵章
不倒翁、草書
18×51cm
民國時期,遜清遺民在一起組織雅集活動切磋技藝、聊以自慰也對傳承發展傳統書畫有比較積極的影響。在今天的民國美術史研究當中,松風畫會更受關注。溥心畬也參加松風畫會,號松巢。然而揚仁雅集的創始人溥勛同為宗室子弟并沒有參加松風畫會,對溥勛的其他記載也不多,出版物中僅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 • 補遺一編》檢索到他的信息。“溥勛,字堯臣。清宗室。善畫,不肯為人作,創辦揚仁雅集畫會,以提倡畫扇”[9]。他似乎除了創辦揚仁雅集,記錄較少,這或許與他雖善畫卻不為人作有關。但根據揚仁雅集參展畫家的地位與人數,以及幾千件展品的數量,可知溥勛在當時書畫界的影響力。
張大千、陳半丁、溥儒、溥伒、溥佺
江山平遠、行書
25×71.5cm
參加揚仁雅集的部分書畫家:名畫家吳興金北樓之山水、人物、花鳥,文學家閩侯林琴南之山水、金石,書畫家貴筑姚茫父之山水、花卉,名畫家義寧陳師曾之山水、花卉,名畫家豐城王夢白之花鳥,名畫家吳縣顧鶴逸之山水,名畫家北平李翰園之人物,以及名人而又工書善畫者,如陳弢廠、朱艾卿、梁任公、梁節廠、樊樊山、陳石遺、袁勵準、宋伯魯、羅癭公、胡峰蓀、丁佛言、袁寒云、清道人、祝椿年[10]。
陳師曾
寒林圖、行書文湖洲詩
20×56cm
百年前的揚仁雅集不僅展名家扇面,也為介紹藝壇新星起到過重要作用。溥心畬便作一例。溥儒畫扇,見載于《蕉窗話扇》當中:“溥儒,字心畬,清室近胄雪齋溥伒同以書畫名于時。世許為舊王孫之二俊。書尤超妙絕俗。心畬能詩。山水取法宋元,人物、花鳥無所不精。生長王邸,所見皆人間絕品,每一揮毫,格高思古,自非凡手所能及,與大千有南站北溥之稱。所作扇葉,多寒暑小景色。”
傅抱石、馬一浮
登山覽勝圖、行書杜甫《懷錦山居》之一
19×52cm
世人皆以為溥心畬步入畫壇是1925年他在中央公園個展或者1930年與夫人羅清媛伉儷聯展為契機。然而啟功回憶中1924年的揚仁雅集中溥心畬的作品銷量之好,令溥心畬自己也沒有想到。“先生的畫作與社會見面,是很偶然的。并非迫于資用不足之時,生活需用所迫,因為那時生活還很豐裕的。約在距今六十多年前,北京有一位溥老先生,名勛,字堯臣,喜好結交一些書畫家,先由自己愛好收集,后來每到夏季便邀集一些書畫家各出些扇面作品,舉行展覽。各書畫家也樂于參加,互相觀摩,也含競賽作用,售出也得善價。……心畬先生是這位老先生的遠支族弟,一次被邀拿出十幾件自己畫成收著自玩的扇面參展,本是“湊熱鬧”的。沒想到展出之后立即受觀眾的驚訝,特別是易于相輕的‘同道’畫家,也不禁詫為一種新風格、新面目,但新中有古,流中有源??梢哉f得到內外行同聲喝彩。雖然標價奇昂,似是每件二十元銀元,但沒有幾天,竟自被買走絕大部分。”[11]可見溥心畬最早展畫賣畫,受畫壇推崇更有可能是1924年首次的揚仁雅集上。而他自己也在自述中提到1924年29歲進入北京畫壇,有馬遠、夏圭風貌。[12]1925年溥心畬因為生活所需把日常自存的作品拿出來開了第一次個人畫展,幾乎售空??梢姄P仁雅集,亦曾為揚溥儒之畫名起到過重要作用。
陳半丁、張伯英
蔬果圖、楷書《右軍書范》
19.5×54cm
揚仁雅集不僅作品“備臻佳妙”。其形式也突破了傳統雅集只談風月不涉及銷售的文人雅集模式,借用了西方藝術博覽會(Art Fair)的制式,公開宣稱“該會本不偏不黨主義,羅致四方作家,出其精品,鏈其潤金,以應作家之交換,求者之選擇。雖在此生活奇窘的平市,開會一周,出售作品,已達千元之外云。”[13] 在銷售的同時又或因文人士大夫流觴曲水的風雅傳統選址于公園之內, 或正如白文貴所描述之景象:“春服既成,風乎舞零?;蜊`鵡于長廊水謝,或相將于豪溪石梁。雅扇輕搖,交相賞鑒,每當一言中肯,會心微笑,益覺其秀在骨,其清在神,弗待烹云煮雪,已不禁兩腋風生,如品佳茗矣”[14]。
黃賓虹、高毓浵
擬元人筆意、草書
19.5×54cm
百年之前的揚仁雅集可以說承襲了中國文人雅集的特點,又向現代化的公共文化空間有所擴展,在雅集與市集之間,為當時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一個既能流觴曲水、暢游園林的傳統的雅正之集,又為畫家、藏家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公開的展覽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場美的盛宴。
吳鏡汀、潘齡皋
仿宋人筆意、行書
18×51cm
庚子季夏,榮寶齋再揚百年仁風,重新集結揚仁雅集,萬里挑一,匯近現代名家與時賢成扇至臻佳品百余件,柄扇與折扇兼備,較百年前的揚仁雅集相比,不僅展示扇面詩書畫之絕,成扇更綜合了扇柄扇骨雕鏤之藝美,近可展玩,遠可傳世。近現代名作,保存之完好罕見,而時賢佳作推陳出新,各有風姿。此次展覽為始,重啟揚仁雅集,再傳詩書畫刻,集于方寸之絕藝,延綿中國風雅精神于千古。
[1] 最早的展覽廣告刊登于1924年的《晨報》,而白文貴和屈明祖的文章中也都記載雅集首創于1924年,或是可確定1924年為創立年份。而1927年《晨報》記錄是為第5次展覽,1933年《益世報》記錄是為第25次展覽,7年內舉辦了20次展覽,可見揚仁雅集并每年不僅舉辦一次。20世紀30年代雅集終止。我們可以看到最后一次揚仁雅集的記錄就是中山公園檔案記載的1937年。
[2] 啟功:《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中華書畫家》,2013,第12期,頁4-11。
[3] 《晉書·袁宏傳》:“時閑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其手,顧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此黎庶。”
[4] 揚仁雅集展覽書畫-益世報-北京1928年05月29第7版。
[5] 書畫扇面展覽-京報-北京1931年05月30第6版。
[6]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7] 將金波或金粉和膠成泥狀。
[8] 沈從文:《扇子史話》,第5頁。
[9]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 • 補遺一編》責任者:喬曉軍編著,出版者:三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7。
[10] 白文貴:《蕉窗話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版,第90-91頁。
[11] 啟功:《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中華書畫家》,2013,第12期,頁4-11。
[12] 溥儒《心畬學歷自述》、《溥心畬先生自述》。
[13] 扇面展覽會-京報-北京1930年06月12第6版。
[14] 白文貴:《蕉窗話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版,第90-91頁。